朔尔茨访华德国经济真的要崩盘了吗

白癜风诚信医疗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77/

文/叶克飞

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号称欧洲最活跃的的证券交易市场之一,交易量仅次于伦敦。而且,德国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费用在欧洲发达国家里最为低廉。但按照前几年数据,整个德国的上市公司数量是八百多家,大多数“隐形冠军”和很有实力的中小企业都没有上市。相比之下,同期日本有家上市公司。

德国中小企业有几个特点:企业寿命长,几百年老字号很多,普遍地处偏远,很多在小乡镇里,最重要的特点是很少上市。

德国中小企业为何不热衷上市?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家族企业属性。前几年数据显示,德国的50万家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比高达98%,其中绝大部分又是家族企业。德国的家族企业百强,平均寿命已超过90岁。以德国人的耐性,他们更希望企业传承下去,所以不会盲目扩张,股市对他们的吸引力也就不高。

不上市、不热衷于资本市场,并不意味着守旧。据欧洲专利局统计,德国的人均专利申请数量是法国的2倍,英国的5倍,西班牙的18倍。数量庞大的德国家族企业,普遍会拿出相当比例的利润用于研发。同时,德国政府构建了庞大的中小企业扶植体系,除了信贷优惠与税收减免外,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设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促进部门,给中小企业提供各种国内外市场信息咨询和补贴。

因此,在全球化过程中,德国创造了经济奇迹,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明显高于美国和英国。

如果再往深一层探讨,德国对制造业的坚持,很大程度上源于对通胀的恐惧。

一战后,德国因为要支付巨额赔款,一度选择印钱,使得货币急剧贬值。德国马克最大面值一度由1万飙升到10万亿的天文数字。这段经历深刻影响了德国人的基因,使得之后的德国对通胀极为警惕,不会尝试“开闸放水”之类的经济刺激政策,而是坚持在人力资源、技术和制度等供给端进行投入。

说到对通胀的恐惧,如今的德国似乎又要面对恐惧。德国联邦统计局几天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德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0.%,意外躲过了经济衰退。此前经济学家们普遍预计,德国三季度GDP将环比萎缩0.2%。但与此同时,德国10月通胀率或将超过10.4%。

通胀率上涨主要是因为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价格上涨。经济学家表示,德国通胀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两位数的水平,这令欧洲央行面临继续加息的压力。

基于现状,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前几天通过电视直播向德国民众发表讲话,呼吁德国民众为更艰难的日子做好准备,并表示德国“有能力克服危机”,强调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德国总理朔尔茨也率领相当高端的企业代表团访华,其中包括阿迪达斯、德意志银行、西门子、巴斯夫和大众汽车等德企的高管,他也是三年来首位访华的欧盟国家首脑。这次访华在德国国内存在较大争议,多个政府部门和议员团体表示反对,尤其是经济部和外交部一直鼓吹减少“对华依赖”,但朔尔茨仍然力排众议。

有人认为,朔尔茨访华是因为德国经济要崩盘了,不依靠中国,德国就会完蛋。实际上,中德两国一直合作密切,这一点不假,未来继续紧密合作也是应有预期。但面对国际问题和国家关系,动不动就认为别人要崩盘,不免自大愚蠢。德国经济的特性确实有缺陷,但作为过去几十年间世界上经济结构最为健康的国家之一,它有着无惧起落、穿越周期的底蕴,也值得中国学习。

德国前景艰难,但未至于黯淡,毕竟财大气粗

每个国家都会遭遇经济波动,目前的德国就是如此。物价快速增长的状态下,人们发现钱越来越不好用了。

从直接原因来看,德国乃至欧洲工业已经习惯俄罗斯所提供的廉价天然气,即使冷战时期也没有间断。但俄乌冲突后,西方制裁俄罗斯,也导致能源价格高涨。但无论俄乌冲突还是新冠疫情,其实都不是德国经济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只能说是助推器。年,德国工业已经有所下滑。年和年,德国GDP增速都仅仅在1%左右,去年的反弹力度也不及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甚至是欧元区的边缘国家。

今年第二季度,德国GDP下滑了0.04%,而同期法国增长了0.5%,意大利增长了1%,西班牙增长了1.1%。此外,德国在今年5月的国际贸易中出现了0年来第一次逆差,且逆差金额高达10亿欧元。

此前就有人预测今年的经济数据,认为欧洲除了俄罗斯外,其他差不多所有欧洲国家的经济表现都会优于德国,德国甚至会是唯一下降的欧元区国家。这个判断的依据是各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德国毫无疑问是压力最大的。

但若说德国会崩溃,显然低估了德国经济模式的韧性。

首先,“财大气粗”的德国,在欧盟内部是特殊存在,经常做一些其他国家做不了的事情。针对前段时间的天然气威胁,德国启动了两千亿欧元的预备资金,即经济稳定基金,用于限制天然气价格。换言之,天然气价格上涨的差价由政府承担,这个政策会延续到年4月。

两千亿欧元这个数字,大概相当于希腊一年的GDP总量,是斯洛伐克GDP总量的两倍,立陶宛的三倍,大多数欧洲国家都不可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大一笔资金。即使是德国自己,在新冠疫情期间的前三轮社会救济总额也不到一千亿。对于德国人和德国企业来说,德国政府的这个超级大手笔,当然可以稳定民心和市场信心。

但德国的做法也让许多欧盟国家(尤其是意大利)非常不满,认为每逢危机,德国就掏钱援助自己国民和企业。有欧盟官员认为德国此举“令人憎恶”,法国媒体认为这对德国市场参与者来说是大利好,但对周边国家来说则是灾难。斯洛伐克经济部长赫尔曼指责德国“正在摧毁欧洲共同市场”,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大骂“这是人吃人的行为”。

有人可能会说,德国自己掏钱给自己人用,关其他欧盟国家啥事?原因很简单,一是其他国家压根做不到,二是它会导致欧盟内部的不公平竞争,其他国家没有政府“撑腰”的企业,根本竞争不过动不动就发钱补贴的德国企业,面对危机,德国企业可能撑过去了,别国企业只能倒闭,当然,也有可能被德国企业收购。如果这种趋势持续,次数越来越多,德国一家独大的优势也会越来越明显。

其实德国一直是欧洲一体化的最大受益者。比如说在欧元问世后,德国经常账户立刻从逆差转为顺差。欧盟成立不久后,德国出口额度流向欧盟其他国家的占比已经达到近60%。可以说,德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吃够了红利。

除了财大气粗肯掏腰包之外,德国更大的倚仗是“莱茵模式”。所谓“莱茵模式”,是19世纪末德国发展出的稳定的新型社会生产体系,其基本原则是促进经济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合作而非竞争。其经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对制造业的高度重视,产融协调的金融体制,双元制教育体系与劳资共决制度。

莱茵模式到底是个什么模式

说起经济模式,“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日本模式”和“莱茵模式”都很著名,此外,亚洲新兴市场的新型经济模式也在这几十年间为世界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8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