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拳头够硬才能使人敬畏,中国印出来的钱
随着中美结构性矛盾的公开化与斗争的不断升级,关于美国霸权即将终结的论调非常盛行。
任何幻想着打压遏制中国的敌对国家,最终都会走向失败,这是中国人爱国情怀的最朴素表现。所以我们也确实更愿意相信和谈论“美国崩溃论”或“美国霸权终结论”。
众所周知,支撑美国霸权的两大支柱是军事霸权与美元霸权,如果能砍掉其中一柱,那么美国霸权必然会轰然坍塌。那么该先砍哪一柱呢?
至少美国的军事霸权目前不可击破。美国11艘核动力航母、多架战机、近枚核弹,以及多个海外军事基地和60多个盟国支撑的军事霸权,可不是中国3艘航母、多枚核弹、0多架战机说破就能破的。
虽然中国在家门口不怕任何国家,也有能力在近海打败美军,但确实还不具备大规模削弱美军的能力。
所以相对来说,先破其美元霸权,才是比较靠谱的战略方向。
美苏争霸,苏联输在了卢布上
在近年来,世界上诞生过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苏联、美国等几个超级世界霸主。而真正把货币当作霸权并玩得炉火纯青的国家,只有美国做到了。
在20世纪以前,霸权国家崛起的底层逻辑基本是,先依靠自身先进工业和技术优势扩充军力,然后实施侵略扩张,再通过直接掠夺或强迫贸易的方式获取资源财富,再以此推动国内的工业和技术革命,并建立更强大的军队......
如此反复,则强者必然会越来越强、越来越富。
到了20世纪,现代先进武器的运用逼迫人类进入相对文明的时代,暴力不再那么通行。像二战中德国、日本企图通过武力称霸世界的国家,必然会成为人类公敌,焉有不败之理?
所以自二战之后,霸权国家之间的直接军事对抗逐渐弱化,转而被温和的经济战所替代。但苏联没能明白这个道理,继续搞军事扩张,而忽略了经济承受能力。结果很惨,一个拥有上万枚核弹头的帝国,没遭一枪一弹就轰然倒下了。
苏联到底输在了哪?显然不是军事,而是经济。一句话总结,苏联的财力支撑不起帝国野心,所以才出现国力虚空、人心涣散、国家分裂的结局。
当时苏联的势力范围(消费市场)不比美国小,工业基础和技术也不差,为什么经济实力比美国差了一大截呢?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建立了“一本万利”的美元霸权,这是美国经济能够持续远超苏联的关键所在。
试想一下,如果当年苏联先下手为强,将卢布与黄金或石油捆绑,建立以卢布为主导的国际交易和结算体系,那么美苏争霸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呢!
美元霸权与军事霸权的互依互存
美元霸权是美国能够源源不断攫取世界财富,进而反哺其科技、工业、军事的重要保障。
有了美元霸权,美国人即使什么也不干,只要日夜不停地疯狂印钞,就可以在国外买到所有商品,包括日常的吃穿用度和国家的战略物资。这是一种比殖民掠夺和强迫贸易更隐蔽的财富掠夺手段。
而且,美国的制裁大棒,也都依托于美元霸权才能够实施。因此,在中美博弈格局下,如果不先打破美元霸权,要超越美国就是无稽之谈。因为你累死累活生产商品提供服务,不管创造多少价值增量,理论上都可以被美国的印钞机对冲掉。
那么如何打破美元霸权呢?答案就是逐步切割美元与石油的捆绑关系。
实际上美元霸权的建立,是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分别是美元—黄金本位制阶段,石油美元结算体系阶段。
年,美国联合苏联、英国、中国等44个国家召开了联合国与国际金融货币会议,最终确定了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自此,美元正式成为了等同于黄金的硬通货,全球最重要的通用货币,美国经济和金融霸权由此形成。
其实最早将货币和黄金挂钩的是英国,在美元霸权之前,国际上的通行货币也是英镑。但在一、二战后,英国财力虚空,黄金大幅减持,最终不得不与黄金脱钩了。
取而代之的则是美国。因为美国在战争期间发了大财,收购了大量的黄金。到二战结束前后,美国的黄金储备超吨,占世界黄金储备的比例一度超过了70%。这是美国能够实施金本位制度的主要原因。
但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加上石油危机等影响,国内经济出现严重下滑。
到年,美国的黄金储备经过大幅抛兑降到了约吨,只占世界储备比例的24%。再继续下去,美国的黄金储备就可能要兑光了,于是当年尼克松政府步英国后尘,不得不放弃了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美元的“金本位制”。
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元就跌下了神坛。但美国并没有善罢甘休,而是很快找到了巩固美元霸权地位的黄金替代品——石油。
年,美国凭借自身的军事优势,以向沙特提供军事援助和保护为代价,让其石油出口采用美元结算。因为沙特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产国,而且也是中东穆斯林逊尼派老大。
在沙特的影响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其他成员国也陆续采用了美元结算体系。
如此一来,那些石油进口国要买石油就得先准备大量的美元,美元成了抢手货,自然水涨船高。一些国家为了出口更多货物到美国以换取美元外汇,还不得不接受美国苛刻的政治条件。
但那些产油国大多不是美国的传统盟友,也不甘心充当美国的赚钱工具。像伊拉克、利比亚、伊朗、委内瑞拉等国都先后尝试挑战石油美元体系,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因为美国为了确保对石油的绝对控制,会不惜采取武力手段强迫产油国执行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于不服从的国家,美国轻则会打压制裁,重则就是发动战争推翻其政权。
萨达姆、卡扎菲之死,就是因为他们曾试图用其它货币来结算石油交易,而遭到了美国的毒手。现在沙特对美国也是满腹怨言。去年4月,沙特还放出“将考虑停止在石油贸易中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狠话。
目前中国与沙特的石油交易确实部分采取了人民币结算,但要让沙特在对其他国家的石油交易中放弃美元结算体系,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因为如果沙特真的敢将石油与美元切割,那么美元霸权必将终结,这跟断了美国的命根子还有什么区别?美国岂肯坐以待毙?
打破美元霸权≠建立人民币霸权
对于中东小国,想冲击美元霸权基本上只有死路一条。即使是美国的盟友,如果威胁到了美元霸权的地位,也照样难逃厄运。
此前日本、欧盟的货币都曾冲击过美元霸权的地位,但结果是,日本经济泡沫被刺破,经济停滞20多年至今没有恢复。欧盟的情况则更差,出现了希腊债务危机,以及现在的俄乌战争。
基于这些血淋淋的前车之鉴,人民币还能否冲击美元霸权呢?
答案是一定能,但是过程却充满了刀光剑影。
有几组数据值得参考。据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的数据显示,截至年末,美元在国际贸易融资市场中的占比高达86.60%,稳居世界第一。其后,欧元占比6.28%,人民币占比2.01%,日元占比1.47%。
另一组数据显示,截至年末,美元在国际支付中的市场份额占比为40.51%,欧元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占比36.65%。而英镑、日元、人民币的市场份额占比都非常低,分别只有5.89%、2.58%和2.7%。
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统治地位也难以撼动。
据IMF的数据,截至年第三季度末,全球已分配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高达59.15%。而欧元、日元和英镑在国际储备中的占比仅为20.48%、5.83%和4.78%。
看了这几组数据,相信很多人会认为人民币要取代美元,希望非常渺茫。别说取代美元,就是取代欧元也并不容易。但是,从另一组数据来看就会发现,人民币取代美元地位,却是势在必行。
据美国的数据,年美国货物贸易总额为亿美元。而中国贸易总额在年首次达到4万亿美元后,去年已经突破6万亿美元大关。
另外,现在中国已成为多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国,70多个国家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外贸交易份额如此大,显然与人民币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极不相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美国实施石油美元体系,强制产油国用美元进行石油交易,增加了美元的使用机会,而压制了其他货币的使用机会。那么一旦将石油与美元切割,美元必然会一落千丈。
可以畅想一下,现在逼着欧洲国家采用卢布结算天然气交易的俄罗斯,如果强行用人民币结算石油交易,加上中国作为世界最大贸易国这一优势,那么人民币取代美元也还真会成为近在眼前的事。
但俄罗斯不会这样做,其实中国也无意这样做。因为中国不会通过强硬手段将人民币与石油挂钩,如此做和美国还有什么区别?
所以中国虽然要坚定不移地打破美元霸权,但打破美元霸权,并不意味着要建立人民币霸权。这是两码事。
冲击美元霸权,还需做好最坏的打算
不过从另一个层面看,即使中国不学美国搞人民币霸权,也阻挡不了人民币成为世界经济金融体系中的主导货币的趋势。
目前,中国与俄罗斯、伊朗、沙特,以及东南亚国家等一样,都在加速推进去美元化进程,逐步削弱石油美元体系的份额。
一旦成功地将石油与美元切割开来,那么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大贸易国面前,美元、欧元、英镑等,还能有什么优势可言?
到时候即使人民币不与石油捆绑,也必然会成为中国各大贸易伙伴的首选货币。前不久,在俄罗斯举行的第25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缅甸曾提议使用人民币和卢布在欧亚经济联盟和东盟国家之间结算。这是一个积极的趋势。
实际上在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之后,人民币水涨船高就是大势所趋。而且只要中国实力稳步提升,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做后盾,那么人民币的信誉度还会越来越高。
当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好中国复兴崛起,越来越多的国家看衰美国,那么谁还会握着一把美元不放?
但是,需要警惕的是,美国为了维系其美元霸权地位,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甚至还可能动用军事霸权来打击对手。因此,中国在冲击美元霸权的同时,还得做好武力斗争的最坏准备。
只有我们自身的拳头够硬,才能摆脱美元霸权的压制,为人民币的最后冲刺保驾护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