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支付排名美元霸榜第一,欧元第二,
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剧烈波动和不确定性,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美联储激进加息!
然而,随着美联储加息政策接近尾声,市场对年美国降息的预期日益增加!
这很可能导致全球货币支付市场的重大变化!
从最新披露数据看,美元仍然牢固占据全球货币支付的首位,支付占比高达47%!
今年来,虽然美元的支付占比有所下降,但是美元的国际地位短期内仍无可撼动,暂时没有其他货币能够取代美元的位置!
但根据IMF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降至自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美元暴力加息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的同时,许多国家已开始采取“去美元化”措施!
例如,作为美国的两个海外最大债主,日本和中国在近几年的时间里,大幅减持美债!
其中,中国已经连续七个月减持美债,目前持仓规模为亿美元,截至10月,中国的美债持有量较去年12月减少了亿美元;
此外,作为美债最坚定的拥护者也出现了动摇!
日本美债持仓规模在年达到1.29万亿美元,此后不断抛售,最新美债持仓规模为1.万亿美元,期间减持美债亿美元!
支付占比位居全球第二的是欧元,但与前几年相比,欧元的占比出现了明显下滑,最高峰一度逼近40%;
众所周知!过去几年,欧元曾被视为最有可能取代美元的货币之一!
但在年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以及美国加息等一系列冲击后,欧元的竞争力遭到大幅削弱!
现在欧盟20多个国家的GDP无法超过美国,反而被美国甩开多个身位!
然而在美元加息周期中,在给欧元当头一棒,期间欧元遭受了严重损失,汇率暴跌!
无独有偶,英镑也面临同样的境遇,同样遭到收割,英镑在11月的国际货币支付中仅占比7.15%,与之前相比,同样下降!
那么,人民币的支付占比到底是怎么样呢?
下面我们继续来聊聊!
数据显示: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交易中的占比最新位4.6%,环比上涨0.8%,超过了日元的.4%,再次刷新纪录,跻身国际支付排行榜的第四位。
与一年前的11月相比,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额翻了一番,从2.7%增至4.6%。
这表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其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逐步提升!
看到这里,不少人估计都会有疑问,为什么人民币的支付占比那么低,毕竟我们国家GDP占全球的18%!
实际上,人民币很可能被低估了!
SWIFT系统公布的数据显示,这一系统由美国主导,用于全球金融贸易结算,但我们与一些国家的贸易结算并不依赖于该系统。
例如,俄罗斯在遭受欧美制裁后无法使用SWIFT系统进行结算,因此他们更多地采用本币结算。
数据显示:人民币在俄罗斯的进口结算中的份额从年1月的4%增长到了年底的2%。
人民币在俄罗斯的出口结算中的份额也从0.5%飙升至16%。
与此相对应的是,美元和欧元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的份额急剧下降。年初,87%的俄罗斯出口结算使用美元和欧元,到了去年年初,比例降至48%;
年前11个月,中俄贸易首次突破亿美元大关,市场人士预计有望在年突破亿美元。
此外,中国还与巴西、阿根廷、沙特等多个国家达成了货币互换协议,并逐渐在与这些国家的贸易中采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促进了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
特别是与沙特等石油生产国的合作,通过本币结算避开了美元的依赖,对美元地位构成了一定的冲击。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这些举措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除了SWIFT系统外,中国还拥有自己的结算系统。
早在年,我们就建立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用于人民币的跨境支付
如果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数据也纳入考量,人民币国际结算的支付规模将进一步增加。
尽管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国家中的本币互换协议数量较多,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挑战。
但在全球范围内,美元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和主要结算货币,其地位较为稳固。
但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崛起和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未来可能会对美元地位产生更大的挑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