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是借了就没打算还巴菲特对它很排斥

巴菲特最大的创意,就是把股票看成债券,具体来说,每股收益相当于债券支付的利息,每股收益除以股票价格就是投资回报率(即市盈率的倒数)。

中国向来讲消息,有时候,消息之力可以推动一切,听风就是雨。

昨天又有重磅利好来了,彭博公司宣布,将中国债券正式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并将在20个月内分步完成。

完成纳入后,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债券将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之后的第四大计价货币债券。

这意味着,追踪该指数的国际投资者将开始涌入全球第三大、规模超80万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债券市场。

中国将有只债券国际化,这是中国债市的国际化,其意义甚至比股市国际要大得多,因为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远远大于股市。

有人说,昨天的股市大涨和这个有关,但坤鹏论觉得听听算了,事后诸葛亮的意义就在于出事了再去解释,什么都那么有道理。

一、没上市时,用优先股借债

上周五,坤鹏论写了中国股市的股票种类,其中有个知识点再次强调一下,那就是优先股,说白了,它就是名股实债,是近些年被创业公司们屡屡用来美其名曰投资的借债,上不了市,它就会变成债,要自己还,所以我们就该明白,为什么创业公司流血也要上市,因为上了市,这债就统统转移到韭菜身上了,创业公司轻松了,债主踏实了,谁还管韭菜,你说这良心是不是大大的坏了!

上市前,创业公司最避讳的就是“债”这个字,你想呀,创业创到都要借债过日子了,这感观得有多差,说融资多漂亮,让人觉得是个宝贝疙瘩,是独角兽,大家正在抢碰头地投资。

所以,创业阶段“债”是个最高等级的忌讳词,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让它露出马脚。

去年,ofo通过抵押小黄车给阿里,获得了阿里17.7亿的贷款,回头看,这件事其实已经预示了ofo的危机之大,大到已经顾不得面子了。

上市前,创业公司不到万不得已,只谈股,不谈债,尽管优先股虽然叫股,但其本质更倾向于债。

二、上市了,用可转债继续融资

可转债的本质就是低成本融资,就是想着欠钱不还,欠债股偿。

1.什么叫可转债

可转债的全称是可转换公司债券。

是一种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普通股票的债券。

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则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

如果持有人看好发债公司股票增值潜力,在宽限期后可以行使转换权,按照预定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成为股票,发债公司不得拒绝。

这种债券的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的债券利率,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降低筹资成本。

可转换债券持有人还享有在一定条件下将债券回售给发行人的权利,发行人在一定条件下拥有强制赎回债券的权利。

看过坤鹏论《比期货还刺激的期权但90%的人根本玩不转!》的老铁,估计琢磨出点门道来了,下面对应着看看,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样。

应该说,可转债是个极其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的初级产品要么是股,要么是债,衍生工具则包括期权、期货。

那么,可转债就是衍生工具的衍生工具,简单说它是债与期权的杂交品种。

往复杂了讲,可转债是一个行权价格可以随市场行情调整的短期欧式看涨期权+长期美式看涨期权,再加上公司的信用债。

今年来,可转债已成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共有21家公司发行可转债,共计募资金额.81亿元。这已大大超过同期IPO的募资规模。

2.上市公司融资的好帮手

上市了,公司算是阶段性安全着陆,也就不再太顾及颜面,就算借债又咋样,“能吃了我呀!”

而且,上市了,公司就有了更牛逼的融资工具——股票。

接着,它们就想尽办法通过股票玩融资,股票哪里还是股票,它就是搂钱的耙子。

怎么玩?

最简单粗暴的手段就是股票质押,咱们的上市公司玩得溜溜的,结果差点玩死。

再就是增加股本数量,凭空造钱,稀释原股东。

而定增、可转债等,往本质里深究,目的只有一个,增加股本,割韭菜。

巴菲特排斥一切随意增发期权、发可转债的公司,因为这些根本就是在对原股东的稀释,抢劫原股东的财,伤害原股东的心。

什么时候上市公司会定增、发可转债呢?

其实和大股东想减持一样,未必代表公司未来的股价就一定不涨,相反,说明他们对当前的股价很满意!

想赶紧薅一轮羊毛,落一些到口袋为安。

开始的时候,上市公司融资主要靠定增,也就是定向增发股票,指的是非公开发行地向特定投资者发行。

谁也没料到,咱们的上市公司为了钱,根本不顾吃相,定增无底线。

结果,很快定向增发就被玩坏了,最开始参与定增的机构,禁售期过了就可以随便卖,后来证监会对增发监管非常严格,改为不能随便卖了,机构钱难赚,不干了,上市公司就放弃了增发股票这个融资方式。

最明显的一个迹象,就是定增基金从几年前的大红大紫到如今的销声匿迹。

而发行可转债就容易很多了,而且还比从银行贷款的利率低,当然缺点也有,那就是需要到期还债付息。

假如到期了公司如果不想还债,也不是没有办法,它会想办法让债主转股成为股东。

和优先股一样,上市公司这是在用实际行动解释了那句牛哄哄的名言:靠本事借的,凭啥要还?

这两年可转债很火,除了上面定增没法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可转债在年9月开始改为信用申购,无门槛,风险低,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参与、敢参与。

3.投资者如何获利

第一,可以选择持有可转债,获得定期利息收入;

第二,等上市后,在二级市场上交易获得买卖价差;

第三,条件合适时,可以选择将可转债转换成对应的股票。

举个例子,某只可转债面值元,允许按照20元/股的价格转股,这样一张可转债就可以转成5股正股。

如果正股股价低于20元,显然没人转换,换了就亏,只有当股价高于20元后,才有转换的价值。

如果股价一直没涨过20元,可转债就是个债券,投资者就吃很少的利息,但同时保留了在未来股票大涨时转股的权力。

如果未来股价涨到25元,元面值的债券可以转成5股,可转债就至少值元,这时可转债就会和股票一起涨,体现出其股性。

当股价上涨时,可以把债券转为股票,享受股价上涨带来的盈利,当股价下跌时,可以选择不转换,享受每年的固定利息收入,等到债券期满时收回本金。

决定可转债走势两个最核心的因素是:正股的价格与市场情绪。

如果正股价格连续上涨,会带动可转债价格上涨,同时如果市场情绪转暖,则可转债上市首日赚钱的概率会相应增加,比如近期行情较好,则可转债上市首日获利几率较高。

4.还有什么名词

正股:其实它就是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代表着持有者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

转股价:可转债面值元,假设某只可转债允许按照20元/股的价格转股,那么一张可转债就可以转成5股正股。

债底:可转债是一种特殊的债券,其作为债券的价值就是其债底价值,一般由信用评级、利率环境、票面利率及赎回价共同决定,理论上,该债底价值是可转债价格的底部。债底在转债定价中所具有的期权特点近似于一个标的为转债价格的看跌期权。

平价:指使可转换证券市场价值(即市场价格)等于该可转换证券转换价值时的标的股票的每股价格,其公式为:转债平价=转债面值/转股股价*股票现价。

转股时间:每只可转债上市交易半年以后才可以转换成股票。

三、可转债有啥妙处

以下是流行的说法,韭菜洗脑专用,有一定道理,但隐形的问题并未提。

牛市跟着涨:牛市时,可转债的股性突出,可转债会跟随正股上涨。

熊市跌的少:熊市时,可转债的债性突出,由于有纯债底的保护,所以一般较正股跌的少。

下有保底:就是债券底的保护,如果把可转债比做一张纯债券,就是要到期还本付息的价值,前提是公司不能违约。

上难封顶:牛市时,正股大涨,可转债也跟着涨,理论上是上不封顶,其实有封顶的,大部分可转债都规定了强制赎回的价格,历史上,绝大部分可转债都是在元左右完成转股。

四、可转债的发行流程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流程:董事会预案→股东大会批准→证监会受理→发审委通过→证监会核准批文→发行公告。

这个公告一般在巨潮网上输入“正股”关键字就可以搜到相关公告。

五、可转债公告中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65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