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为何跌跌不休
综合新华社法兰克福7月13日电(记者单玮怡邵莉)近3周来,欧元对美元汇率持续下跌,12日在欧洲外汇交易市场上甚至一度跌至1欧元兑换1美元这一近20年来的最低点。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多重因素导致欧元对美元汇率下跌,而弱势欧元可能进一步推高欧洲通货膨胀率。
欧洲中央银行数据显示,12日欧元对美元汇率由前一日的1比1.降至1比1.,自年年初以来累计跌幅超过11%。
欧元对美元汇率走弱,主要缘于近期欧洲经济增长放缓。根据欧洲央行最新预测,年欧元区经济将增长2.8%,年和年均将增长2.1%。与3月的预测相比,年和年的经济增速预期被大幅下调。欧洲央行表示,如果出现能源供应严重中断、价格进一步飙升的情况,预计年欧元区经济将仅增长1.3%,年将萎缩1.7%。
其次,欧元区通胀持续攀升也是导致欧元汇率下跌的重要原因。欧盟统计局1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欧元区能源和食品价格持续飙升,6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8.6%,再创历史新高。
再次,欧洲央行今年加息幅度远低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这拉大了欧美之间的利率差距。欧元区经济金融周期滞后于美国,因此相对于美元的强势表现,欧元走向趋于弱势。市场对美联储7月底较大幅度加息的预期强化,导致美元汇率走强。
此外,欧洲能源供应危机持续发酵。11日,“北溪-1”管道关闭维护加剧欧洲能源困境,更为欧洲经济蒙上一层阴影。
弱势欧元可能进一步推高欧洲通胀率,加剧欧元区陷入衰退的担忧。受能源价格上涨和欧元贬值影响,欧元区各国进口能源成本压力将进一步增大。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6月会议纪要显示,由于美元是欧洲进口石油的主要计价货币,欧元对美元持续贬值,对通胀产生直接影响。
在高通胀和经济前景恶化背景下,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面临挑战,过快过猛加息恐将引发欧洲债务危机。欧洲利率的提高在控制通胀的同时,也会抑制经济增长速度,并且会引发欧元区一些成员国出现再融资难的问题。
12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成员国经济和财政部长会议发布新闻稿指出,部分欧盟成员国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很高,大大高于新冠疫情前水平。物价上涨对实际收入构成压力,加之融资条件收紧和汇率波动,企业、家庭和政府偿债能力将承压。会议呼吁对通胀快速上升保持警惕,必要时通过针对性措施保护脆弱群体,防止经济恶化。
来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