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外国小说翻译过来的时候为什么不把长度等
语言和计量单位之间,从来不存在绑定关系。
汉语里也会出现27(英)寸显示器,38(欧)码的鞋,生活中也没都换算成市尺市寸或者分米厘米。
汉语“十块钱”译成英语,先查汇率,在译文里写明是多少英镑、多少美元、多少加元、多少澳元、多少欧元、多少新西兰元、多少新加坡元、多少印度卢比、多少南非兰特……
查完估算好所有英语相关国家地区对应的货币金额,终于要译出时,不好意思,汇率更新了。
具体到文学作品里的翻译,既然要考虑所处的国家,那么故事发生的时期是不是也要考虑?
五十年前的“十元”和现在的“十元”显然无法等同,译本是每年、每季、每月、每周还是每天、每两小时更新一版呢?如果都按照当时的币值,不懂经济史的现代读者照样没具体概念。
即便只限长度、体积、质量这些在较长时期内相对恒定的单位,问题也照样存在,比如原文使用的市制,汉译英要换成英制还是换成公制?
航海题材里面常用的“海里”nauticalmile,算是哪种语言的说法?翻译后应该对应成什么?
表示每小时航行海里数的“节”knot,要换算成“秒速0.米”还是“时速1.千米”?
如果是古代小说的话,就算汉语都用“尺”,也得搞清楚朝代乃至具体政权再转译了……
从殷商到春秋,1尺大约是0.米楚国另搞一套,
1尺大约是0.米从战国到秦汉,
1尺大约是0.米三国,
1尺大约是0.米从西晋到南朝,
1尺大约是0.米北魏,
1尺大约是0.米从东魏到北齐,
1尺大约是0.米从西魏到北周,
1尺大约是0.米民间生意换算,
1尺大约是0.米隋,
1尺大约是0.米唐代大尺,
1尺大约是0.36米唐代小尺到五代辽金,
1尺大约是0.3米从北宋到元,
1尺大约是0.米
明清就更复杂了,裁衣、量地、营造各用一套,翻译还得看故事题材:
明:裁衣1尺大约是0.34米、量地1尺大约是0.米、营造1尺大约是0.32米
清:裁衣1尺大约是0.米、量地1尺大约是0.米、营造1尺大约是0.32米
这还仅仅是“度量衡”里面“长度”单位“尺”的大概变化。表示“量”的“斗、升”,表示“衡”的“斤、两”……换算的时候,同样都有历朝历代不同政权甚至不同时期不同规范下的不同标准。
翻译“外国”古代故事更有挑战,先不说怎么换算成国内单位,内部间能理清就不容易。
就拿英文小说里常出现的长度单位来看吧
12lines-1inch
12inches-1foot
3feet-1yard
36inches-1yard
yards-1mile
links-1chain
10chains-1furlong
8furlongs-1mile
4inches -1hand
22yards -1chain
5.5yards-1rod,poleorperch
4poles-1chain
40poles -1furlong
即便不考虑时间变迁,单看相互间的进制轮转,也足以让换算成为翻译必备基本功之一。
翻译的本质,是在尽量保留原文一切有效信息的前提下,转换语言载体。
除了切换表述语言外,没必要也不应该改动原文中的任何信息。
如果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可以加“译者附注”,但绝不能自作主张直接在译文里过度加工。否则,那就不是翻译原作,而是像翻版小说、翻拍电影一样,把原故事给“本土化”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