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暴涨十倍到暴跌90,买家和卖家都疯了

北京中科高效抗白个性施术 https://m.39.net/pf/bdfyy/bdfzg/

导读:短短9个月,从暴跌至25,买家和卖家都疯了。

1、天然气的“超级牛市”

在俄乌冲突之前,欧洲天然气进口40%依赖俄罗斯。俄乌冲突爆发后,市场预期欧洲人只能“砍柴取暖”来度过冬天,但欧洲人显然不愿意。

能花钱,为什么还要出力?欧洲的策略就是买买买。

看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欧洲国家去年液化天然气进口量飙升63%,气进口量增加亿立方米其中三分之二来自美国。对了,当时的进口价是美国国内天然气价格的四倍。

这让唐叔感觉赤壁之战重演了。美国是周瑜,欧洲是黄盖,乌克兰是那铁索,俄罗斯是烧起来的船。

截止年10月,欧洲的天然气储存地点大约92%已满,德国已经达到了95%。欧洲疯买,全世界的买家都跟着恐慌。去年冬天之前,欧洲和亚洲都以最高的库存迎接冬季。

在供需错配和超强预期的双重推动下,天然气去年迎来了“超级牛市”,一度暴涨近十倍。

2、盛极必衰、物极必反

当美国还在数钱的时候,欧洲人抱着满库存的天然气陷入了巨大的满足感。我们说盛极必衰、物极必反,用在天然气上正合适。

90%暴跌怎么来的?

供需错配有周期,超强预期无周期。供需周期变化太快,预期差走得就是非主流。

4月分的纯碱暴跌,是在玻璃的暴涨下游囤货中酝酿的。

3月份的螺纹钢暴跌,是在元宵后工地拿货中开始的。

天然气这波暴跌,是从疯狂拿货的“强预期”开始的,结果呢?就是从预期“差”,到预期差。

近期公布的欧元区、德国、美国、中国制造业PMI指数都不给预期,其中欧洲制造业PMI指数均创下36个月新低。

德国已经陷入技术性衰退,工业产出,零售数据全面下跌。截止年5月9日,欧洲天然气(含管道和LNG)进口量亿立方米,累计同比下降26.67%。

理清楚数据,你会发现自己看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去年的冬天,全世界都担心欧洲会被冻死,结果到夏天来了,发现自己世界的寒冬还没有过去。

3、“郁金香狂热”的重演

世上没有新鲜事。

我们说技术分析三大假设之一,就是“历史会重演”。而假设的不确定性在于,你不知道重演的“时间”。当它发生了,你会发现这一切并不陌生。

16世纪中期,郁金香从土耳其被引入西欧。荷兰人开始对这种植物产生了狂热,人们购买郁金香已经不再是为了其内在的价值或作观赏之用,而是期望其价格能无限上涨并因此获利。

就当人们沉浸在郁金香狂热中时,一场大崩溃已经近在眼前。由于卖方突然大量抛售,公众开始陷入恐慌,导致郁金香市场在年2月4日突然崩溃。

一个星期后,郁金香的价格已平均下跌了90%,而那些普通的品种甚至不如一颗洋葱的售价。

这也是天然气目前正面临的困境。年8月,欧洲天然气(TTF)达到了欧的最高价,年5月,最低价只有25元。

4、大梦先觉不愿醒

有一种说法,是人脑在面临危机的时候会让人的思维空前清晰。但当大脑发现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后,就会屏蔽感官制造幻想。

我想,很多天然气的卖家已经意识到问题了,但他们可能不愿意从预期中醒来。

去年美国天然气钻机从台增加到台,增幅38.7%。一季度这个数字仍然在增加。

目前,欧洲储气设施的填充量已经达到了66%左右,显著高于历年的水平。

如果这样持续下去,过了8月旺季,欧洲天然气就会装满所有管子,只要存储满了几天,你甚至可以看到一个负的天然气价格。

买家也要警醒,不要觉得白送是赚了。用气成本可不止天然气本身。

但这场天然气价格的博弈,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